English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划设想

2000-09-25 来源:光明日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李子彬 我有话说

编者按以“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9月17日至20日在古都西安召开。来自全国的近5000名科技工作者聚集一堂,为贯彻实施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新世纪科技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我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学术会议尚属首次。

千载历程即将逝过,2000年是世纪交汇之年,新的世纪已曙光在望。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翘首未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社会、经济全面变革和飞速发展的崭新境界。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这项战略决策不仅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且对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以及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长远宏伟目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贯彻实施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对于我国新世纪科技事业的发展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表达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强烈愿望,为了倾听科技工作者就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如何发展所发表的学术见解,作为联系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感有责任、有义务组织科技工作者进行不同观点的学术交流,以便更好地规划我国21世纪科技发展思路,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启示和参谋的作用。

从1999年起,中国科协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首届学术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年会上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更重要的是使众多来自基层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此次第二次学术年会的召开,吸引了全国科技工作者踊跃撰文投稿,大会共收到全国各地的学术论文近3000篇,作者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对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等进行了论述,同时,广大科技工作者还充分肯定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积极为21世纪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充分表达会议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观点,本报用两个专版的篇幅,就西部大开发和21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展望专题刊登科技工作者的论述,希望能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到这项学术交流活动中来。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农牧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并进行了相应的战略部署。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注意把握好七个结合:一是要把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结合起来。西部地区既要有长远蓝图,又要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二是要把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开发不可能在面上全面铺开。一定要科学规划,选准实施重点,集中财力、物力,解决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带动西部开发的全局。三是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生态、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要把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东部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这样才有更多的力量支持和参加西部大开发。形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要把发挥市场作用与实施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中央政府要帮助西部地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整个开发的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的衔接。六是要把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与西部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东部地区要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扩大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但最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开发建立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七是要把推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首先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水利方面,要尽快完成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始终把节水放在重要地位。抓紧南水北调的中线、东线方案的比较、论证工作,条件一旦成熟,就加快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也要抓紧进行。交通方面,“十五”期间至2010年,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内河航运建设。争取早日开发建设青藏铁路和出境铁路。同时要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方面,“十五”期间,重点抓好“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逐步建设陕甘宁、塔里木、柴达木、川渝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全国80%的水能资源,目前开发程度不到10%。要加快发展西南水电事业,构筑西南地区能源产业平台。积极推进电力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多家办电,一家建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要建设绿色屏障工程,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漠、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的恢复与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各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要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广大农牧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开发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业资源,逐步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建设优势资源产业基地。利用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发展旅游中介组织。加强旅游事业的管理,把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继续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的时期内,农业在西部经济中仍然占较大比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打好农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四是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切实转变观念,加强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加快实现西部地区的“普九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每一个省(区、市)至少要办好一所重点大学。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各类人才保障。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在西部地区加快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发展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术。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务之急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成果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国防军工企业要努力走出一条军民结合的新路子。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首先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好务。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城市,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加快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六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出发点。要坚持富民为本的原则,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大力建立和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突出加强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逐步使西部地区各族人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要以现有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地区,作为开发的重点区域。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欧亚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促进西陇海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昆贵南经济带的形成,在这些交通干线上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

西部大开发既不能沿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开发模式,也不能照搬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科技、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